物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2023版2025年修订)
专业名称:物理学 专业代码:070201
学科门类:理学 标准学制:四年
所在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适用年级:2025级起
本专业源于1978年开始进行专科招生的物理教育专业,是我校最早招生的专业之一, 2000年被四川省教育厅正式批准为物理学本科专业。经过多年的积淀,本专业拥有一支以中青年为主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专业教师30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7人,博士学位教师15人,建成符合物理学(师范)专业特点的普通物理(力、热、电、光)实验室、近代物理实验室和中教物理实验室,具备较好的实验和实践教学条件。目前本专业每年招收150名左右本科生,已经为四川省特别是川西南地区基础教育培养了大批合格物理教师。近五年来,本专业学生在全国大学物理实验竞赛、全国物理教学技能大赛、物理教学创新大赛、川渝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四川省师范生能力比赛、物理知识竞赛中表现突出,取得了优异成绩,毕业生考研的平均录取率约23%,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高,平均就业率在95%以上。
二、培养目标match
(一)目标定位
本专业适应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要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立足乐山,面向四川,致力于培养愿意扎根基层、具备高尚的师德修养、扎实的物理学科知识、较强的物理实验技能,具有培养中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建设、实施和评价的学科教学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能在中学,特别是县、乡镇中学和相关教育机构从事物理教学、教研及班级管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具备成为“骨干教师”潜质的教师。
(二)目标预期
本专业毕业生,预期经过5年基础教育一线工作后具备以下能力和素养:
目标1:[崇德敬业,潜心教育] 爱国守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信念,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热爱教育,具有强烈的职业认同感;为人师表,具有高尚的师德修养和职业品格;爱岗敬业,能在基层教育岗位潜心耕耘,乐教适教。
目标2:[格物致理,厚学善教] 具有扎实的物理学专业知识、专业实验实践能力、教育教学技能,能够运用物理学的思想与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掌握中学物理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充分理解中学物理课程标准和教材,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依据中学教育原理与方法有效进行教学设计、实施与评价;具有对中学物理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的能力。
目标3:[擅管善育,专兼并举] 能秉持德育为先的育人理念,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运用中学德育原理和班级管理办法有效进行班级管理,结合物理学科知识,开展德育、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教育和社团活动等综合育人活动,成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引导者。
目标4:[勤学善思,互学共鉴] 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能够与同行、家长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具有较强的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能主动适应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变化,关注时代发展对物理教育的要求,能在实践中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
三、毕业要求
本专业基于“学生中心、产出导向和持续改进”的理念,对照《中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第二级),依据《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试行)》《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 版)》和《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年修订)》,要求学生为人师表、依法执教、有情怀、有担当、有发展意识,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和沟通合作技能,具有扎实的物理学科知识和现代教育理念、较强的教育教学研究意识和创新精神,具备班级管理和活动组织能力,能从事中学物理教学工作,开展学校教育活动。为此,毕业生在践行师德、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学会发展方面应达到以下要求:
(一)践行师德
毕业要求1:[师德规范] 热爱祖国,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己任,自觉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依法执教意识,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1-1 [理想信念] 热爱祖国,在思想、政治、理论和情感上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在教育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成为“四有”好老师的职业理想。
1-2 [立德树人] 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己任,形成立德树人理念, 将师德认识转化为师德行为,在教育实践中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3 [依法执教] 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依法执教内涵,遵守教育法律法规,努力提升自身道德修养、恪守师德规范,能在教育实践中依法履行教师职责。
毕业要求2:[教育情怀] 热爱教育事业,心系基础教育发展,认同中学物理教师工作的价值内涵、意义和专业要求。具有良好的人文底蕴和严谨的科学精神。尊重学生人格,对学生富有爱心、责任心,工作细心、耐心,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 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2-1 [职业认同] 具有正确的教育观,认同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具有明确的从教意愿;了解中学物理教师职业特征,认同中学物理教师工作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 坚持促进学生全面且个性化发展的理念。
2-2 [教师修养] 具有正确的教师观,爱岗敬业,具有健全的人格和积极进取精神;具备一定的人文底蕴和严谨的科学精神,能履行教学与班主任工作职责,能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2-3 [关爱学生] 具有以生为本的学生观,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对学生富有爱心、责任心,工作细心、耐心,关注学生成长,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二)学会教学
毕业要求3:[学科素养] 掌握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理解物理学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和方法,了解物理学的发展历史和前沿动态。掌握物理学的基本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具备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理解物理学与数学、电子信息、计算机等其他学科的紧密联系,对学习科学的相关原理、方法等有一定的了解,了解物理学与人类文明、科学技术、社会实践之间的关系,具有综合运用物理学及相关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1 [学科知识] 掌握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理解物理学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和方法,了解物理学科的发展历史、前沿动态、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3-2 [实验技能] 掌握物理学的基本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能依据物理学原理和思想科学地设计物理实验方案,能正确使用实验仪器设备,科学进行实验数据的采集与分析,规范撰写实验报告,并具备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3-3 [综合应用]领会物理学与数学、电子信息、计算机等其他学科的紧密联系,了解物理学与人类文明、社会实践之间的关系,能综合运用物理学的思想和方法,融合信息技术、学习科学的知识,解决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科教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毕业要求4:[教学能力] 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等基本教育教学理论,能在中学物理教育实践中,依据中学物理课程标准,结合中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物理学科认知特点,运用学科教学知识和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地以学生为中心进行中学物理的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获得教学体验,形成较扎实的中学物理教学基本技能,具有初步的教学实践能力和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
4-1 [教学认知] 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和中学物理教学论等基本理论与方法,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和成长特点,物理学科认知特点与规律,能够把握中学物理课程标准和知识体系,初步构建物理学科教学知识。
4-2 [教学实践] 具有扎实的“三字一话”教学基本功,掌握中学物理课堂教学基本操作技能与应用策略,能够在教学实践中以学生为本,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运用物理学科教学知识和信息技术进行概念课、规律课、实验课等课型的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
4-3 [教学研究] 能运用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途径,依据物理学科特点,通过中学物理教育实践的体验、总结和反思,提升教学能力并形成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
(三)学会育人
毕业要求5:[班级指导] 树立德育为先理念,了解中学德育工作的原理与方法。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和基本方法,了解班级常规工作要点。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能够主动参与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获得积极体验。
5-1 [指导方法]树立德育为先理念,能阐述中学德育教育的原理与方法,能在教育实践中根据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初步形成班级建设与管理的策略,并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和差异化发展,初步形成学生心理辅导、发展指导和综合素质评价方法。
5-2 [指导实践] 在教育实践中观摩、参与班级管理,具有担任或协助班主任的实践经历和体验,能够根据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开展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活动。
毕业要求6:[综合育人] 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理解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在育人过程中的价值,能够有机结合物理学科进行育人活动。了解学校文化和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和方法,参与组织主题教育和社团活动,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和引导。
6-1 [德育育人] 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特点,探究中学生思想品德培育、人格塑造、行为习惯等养成教育的路径与方法。
6-2 [学科育人] 理解物理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能够结合课程特点,挖掘课程思政资源,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德育、美育等内容,合理设计育人目标、主题和内容,将物理学科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在物理教学中践行立德树人的理念。
6-3 [活动育人] 理解学校文化和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学会组织开展课外活动、主题教育活动和社团活动,对中学生进行有效教育和引导。
(四)学会发展
毕业要求7:[学会反思] 形成终身学习观念与专业发展意识。能主动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动态,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需求,进行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能领悟教学反思的价值,初步掌握反思方法和技能,养成反思的习惯,具有一定创新意识,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
7-1 [反思能力] 具有积极的教育教学反思意识,初步掌握反思的方法和策略,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对中学物理教学实践活动进行自我诊断,提出改进思路,获得积极的反思体验。
7-2 [发展意识] 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动态,熟悉专业发展的核心内容和发展方向,形成科学的专业发展意识。能够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需求,制定专业学习与职业发展规划,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毕业要求8:[沟通合作] 领会学习共同体对思想交流,共同发展的作用,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掌握沟通合作技能,具有小组互助和合作学习的积极体验。
8-1 [沟通技能] 具备阅读理解能力、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交流沟通能力、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在教育实践和社会实践中能积极主动地通过讨论、协商的方式与学生、家长、同行及社会公众沟通交流,初步形成沟通交流的策略与方法。
8-2 [合作体验] 理解学习共同体重要作用,具有团队协作精神,能够参加小组学习、专题研讨、团队互动、网络共享等协作学习活动,与同学合作交流,分享经验和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