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文/图 江林巧)近日,乐山师范学院“雪域星途”团队走进甘孜州丹巴、道孚、炉霍、甘孜、康定五县(市)15所中学,开展了27场天文科学知识普及培训与观测实践活动。团队以“大装置+课堂+实践”的创新模式,让高原学子在教室与操场上“看见宇宙”,累计覆盖师生4000余人次,收获热烈反响。

科技为媒 点亮星空
活动紧扣甘孜州稻城县的国家重大天文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DSRT、2.5米大视场高分辨率太阳望远镜WeHoST等),把前沿装置背后的物理原理转化为校园内可体验、可复现的学习任务,帮助学生搭建从“听懂概念”到“亲手验证”的认知桥梁,增强科学自信与民族自豪感。

可视可做可证 云雾室“显影”宇宙线
团队自制便携式云雾室走进课堂,让“看不见的粒子”留下清晰轨迹。学生在指导下完成安全操作,直观理解宇宙线电离与凝结成雾的物理过程,近距离感受“大科学装置才能看到的现象”如何在课桌前被微缩呈现。“原来宇宙线真的能被‘看见’!”成为课堂上的集体惊叹。

从原理到上星 牛顿望远镜“边学边做”
先讲清原理,再认清部件,随即亲手组装与基础调校,最后学习目标搜寻并完成成像。一套流程把“图上的光路”变成“眼前的清晰像”,既锻炼工程动手能力,也让抽象概念落到可验证的实践闭环。

白天观日 直面“活的太阳”
遵循专业安全流程与滤光规范,在校园即可清晰观测太阳黑子与日面结构,学习记录方法,理解太阳活动与空间天气的联系。许多同学第一次在观察日志上“画下太阳”,体会到科学记录的价值。

夜间识星 从星座到行星的第一次“邂逅”
在老师与志愿者引导下完成当季星座识别,并用望远镜直击土星环。当土星与光环清晰显现在目镜中,操场上一片惊叹与欢呼,许多同学难掩激动:“原来土星环真可以被我们亲眼看见!”兴趣在“看见”中被点燃。

“课本里的‘宇宙线’竟然真的能看见痕迹!”“能亲手把零件装成一台能用的望远镜,太有成就感了!”——一张张观测日志与合影,记录下孩子们对科学的好奇与投入。